目录
《說文解字》注音釋義箋識蔣冀騁;1-17
《禮記釋文》“卝人”音注及相關問題楊軍;黃繼省;18-24
《廣韻》新增小韻注音來源分析蔡夢麒;皮華林;25-35
唐詩的字義和平仄音讀問題之六劉子瑜;劉宋川;36-48
音注文獻中反切用字的多音問題杜玄圖;49-61
論黃侃古本音研究對“聲韻相挾而變”的運用馬坤;王苗;62-75
《增修互注禮部韻略》的古與今陸燕;76-85
漢語歷史音變的内在機制考察莊會彬;86-105
論副詞“特為”形成的突變與漸變及相關問題雷冬平;胡麗珍;106-121
中古漢語“V1+O+令/使+V2”句式探源程亞恆;122-130
吳語紹興方言人稱代詞的歷史演變——兼論北部吳語第二人稱的來源類型盛益民;陶寰;131-145
西方人記錄的20世紀初成都話音系——《華西一年級學生漢語教科書》分析周岷;146-159
甲骨文時代前的“有+部族”考蕭婭曼;160-172
梵漢對勘四部漢譯佛經表示複數的人稱代詞陳秀蘭;173-203
量詞“條”源流演變王彤偉;204-215
名單與單位徐時儀;劉靜靜;216-222
“相親”考辨盧烈紅;223-233
說“斬”的副詞義及其相關問題儲泰松;郭常艷;234-245
方言在佛經語言研究中的價值舉隅陳文杰;246-257
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典梵漢詞語例釋陳明;258-266
敦煌寫本《開蒙要訓》字詞補釋高天霞;267-273
試論同義、反義關係在詞義理據探尋中的價值——以吐魯番出土契約文書中之“夏”為例王勇;274-285
新世紀以來道教文獻詞彙研究述評劉祖國;286-302
說“■”和“惠”惠紅軍;303-309
《風俗通義》校釋補正游黎;310-316
“吉嘹舌頭”辨補李家傲;317-322
《五分律》疑難字詞考辨四則丁慶剛;323-329
朱駿聲《說文通訓定聲》引蘇俗考王其和;330-343
學術筆記中考辨類語料詞彙研究的語料價值及現實意義郭海洋;344-354
從歷代文人筆記看得體話語的表達空間李娟紅;355-364
《漢語史研究集刊》稿約365